中國的對非投資高達數十億美元,投資項目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非洲國家,并由此成為非洲最大的投資者之一。這其中大部分投資流向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國內的教育事業。而中國也已經成為非洲留學生的重要求學目的地。有鑒于此,教育和技能發展成為本周在湖南長沙舉辦的對非投資論壇的中心課題也就不足為奇了。原因很簡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年輕人口的所在地,沒有哪里能比這里更亟需知識和技能培養了。
青年是該地區未來的勞動力,預計未來十年間,每年約有1100萬年輕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盡管部分國家的正規工資的崗位有所增加,但這些年輕人中的大多數仍可能從事家務勞動或家庭農場等通常薪水微薄的非正規崗位。但技術正在迅速改變就業形勢,需要具備多種數字化技能的工作崗位不斷增多。如果非洲年輕人要抓住當前與日俱增的創新和創業機會,從而獲得高科技領域的高薪工作,數字化技能培訓就必須上升為繼續教育和培訓的核心。
為此,世界銀行集團最近推出了一些舉措,希望藉此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并使非洲年輕人跟上全球數字經濟的步伐。XL Africa是世界銀行2017年啟動的一項泛非創業投資項目,目前已經為20位非洲頂級數字領域創業者提供了創業資金。世界銀行正在制定一項區域性數字經濟倡議,幫助各國為發掘非洲在數字領域的巨大潛力奠定基礎。
自2015年以來,中國一直在應用科學、工程和技術中的合作伙伴關系(PASET)中扮演投資者的角色,并做好了作出更多貢獻的積極準備。在去年的對非投資論壇上,中國教育部和財政部與世界銀行承諾將共同致力于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事業的發展,打造更多的職業培訓機會。今年,雙方計劃在PASET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職業教育與培訓和高等教育合作,確保隨著非洲經濟的發展,非洲年輕人也能在科技領域享受到更高的收入。
目前,只有不到10%的非洲學生接受過高等教育,而在接受后基礎教育的學生中,只有不到30%主修科學、醫療、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工程學專業。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在科學能力建設和提升大學的全球排名方面的經驗為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提供了重要的應用范例。
說到數字化未來,我們不能忽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潛力。非洲農業就業人口眾多,也是非洲國家實現包容性可持續增長的重心。目前,非洲的農業就業人口占到該地區就業總人數的60%左右,而若把整個食品價值鏈都算在內,就業人數就更多了。例如,在埃塞俄比亞、馬拉維、莫桑比克、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贊比亞,預計2010年至2025年食品領域的新增就業崗位將遠超其它經濟領域,而技術可以進一步推升農業就業崗位。
非洲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在探討這個話題伊始,我們就深知年輕人是非洲最寶貴的資產。企業家、工程師、學生、學者、農民和未來領導人都渴望幫助非洲轉型發展。要使中非伙伴關系以對該地區年輕人最有利的方式前行,中國和非洲國家都必須加倍努力。非洲領導人必須提供強大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并消除商業和外國直接投資的法律、監管、程序和體制障礙。同時,中國則必須通過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幫助他們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等方式,把投資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非洲年輕人身上。
(本文作者為世界銀行非洲副總裁Hafez Ghan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