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國家漢辦統計,非洲共開設有約54家孔子學院,大多設在大學或學院里。但非洲開設的孔子課堂數量卻并不多,一共只有27所,多安排在中學教育階段,但也有設置在各種其他語言推廣機構中的。在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通過的《行動框架》中強調:“中方......將支持更多的非洲國家開設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
自2005年第一家孔子學院落地肯尼亞內羅畢大學以來,孔子學院在非洲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說明了什么呢?與在北美、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發展相比,我們可以從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非洲的發展模式中得出什么結論呢?
非洲擁有54家孔子學院,和非洲的國家數量相同,但這遠不是說每個非洲國家都有一家孔子學院。事實上,只有大約33個非洲國家擁有孔子學院,一些國家開有多家,如南非建有五個,肯尼亞有四個。換句話說,約有20個非洲國家一家孔子學院都沒有。
孔子學院在非洲沒有爭議
那么,孔子課堂的情況如何呢?根據國家漢辦的數據,非洲的27所孔子課堂僅坐落在15個國家,且分布很不均勻,埃塞俄比亞和南非分別有五所孔子課堂,埃及有三所。這三個國家中的孔子課堂數量就占了整個非洲的一半。因此,絕大多數非洲國家還沒有孔子課堂。
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非洲基本沒有遇到批評或爭議,這和美國孔子學院遭受的嚴厲質疑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特別是芝加哥大學孔子學院的關閉,甚至加拿大和歐洲也受到波及。
而耐人尋味的是,美國批評孔子學院侵犯學術自由和在美國宣傳中國的意識形態,卻很少提及孔子課堂。美國有大約500所孔子課堂。如果孔子課堂真的被用于宣傳目的,那么一場強烈抗議勢必在所難免。
有人對中學教育這個時段頗為在意,認為因為所處年紀的關系,中學生會比大學生更容易受到影響。然而,非洲的27所孔子課堂并沒有產生類似反應的跡象,那么美國或歐洲的情況也并不會有太大差異。
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提供了訪中機會
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項目的最大吸引力之一在于教師和學生將有機會短期訪問中國,通常是前往合作的中國學校或大學,為期兩周。但這兩個項目得以持續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漢辦大力促進學習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決心。
去年,來自中國的約3500名漢語教師和6000多名志愿者被派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為漢語教學提供支持,這是個了不起的成績。但比起這點,更具建設性意義的是這兩個項目在非洲、北美和歐洲迅速培養起一批本土的漢語教師。孔子學院也提供一系列的獎學金項目用于鼓勵漢語教學隊伍的成長。
在每屆中非合作論壇召開之際,評論員們關心的話題往往都是:中國是否會繼續增加提供給非洲的長短期獎學金和培訓獎項?中國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今天,當許多國家將其對外貿易政策轉向“本國優先”時,尤其是在中國還要忙于應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各類需求時,中國依舊保持了其堅定的承諾,這難能可貴。不僅如此,中國遠非一個只可與非洲同享福、而不能共患難的朋友。因此,我認為中國仍將繼續大力推廣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并繼續支持更多的學者和學員學習中國,與中國共同進步。
(作者Kenneth King是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本篇文章為作者向由中國日報提供支持的中國觀察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