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為非洲座上賓。從走訪塞內加爾、盧旺達,直至赴南非參加第十屆金磚國家峰會,習主席的此次來訪受到了非洲上上下下的熱烈歡迎,其原因可歸為以下幾點。
首先,2016年全球商品價格的暴跌向非洲整體經濟增長迎頭潑了一盆冷水。不過盡管經濟低迷,但非洲仍可借機推動結構轉型,維持經濟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增長。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和肯尼亞等國家已成功實現經濟多元化,將發展重心轉向制造業等經濟驅動型領域。中國在實施這一戰略方面成績斐然,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非洲國家學習。
其次,非洲的就業機會已供不應求。這不僅催生了非洲青年人的不安全感和激進情緒,還導致大量的年輕人口非法移民到歐洲。而中國則已成功地將農村勞動力遷移至工廠,不斷壯大城市中產階級的規模。非洲也在向這一目標努力。
第三,反全球化情緒的上漲嚴重威脅著非洲的經濟增長。因而非洲樂于看到習主席領導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發出理性的聲音并強烈反對反全球化。非洲也相信其命運將繼續與中國及其他合作伙伴(巴西、印度和俄羅斯)的命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努力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
習主席非洲之行的第一站是塞內加爾。最近塞內加爾政府大力拓展現代基礎設施建設,以促進經濟多樣化。習近平的此次訪問對這些舉措是個有利推動,尤其可以將中國的金融財團和全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馬基?薩勒政府所取得的進展上。從這點上說,這次訪問很可能會促成來自中國和其它新興經濟體的直接投資或技術援助。
盧旺達已儼然是非洲的技術樞紐,習主席訪盧重新審視了非洲信息技術發展的問題。盡管非洲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只能算是勉強完成,但非洲樂觀地認為信息技術將幫助非洲取得跨越式發展來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且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的支持。非洲自認為其在IT行業獨具優勢,因此,中國可以通過合作來獲得這種服務。盧旺達有望成為中非在IT領域合作的下一站。
習近平訪問南非適逢南非新總統走馬上任不久。西里爾?拉馬福薩總統大力吸引外資,使南非經濟從商品市場的頹勢中恢復過來,并打擊腐敗。據說上臺100天來,西里爾?拉馬福薩已經履行了他許下的投資承諾的至少三分之一。繼習近平主席宣布將向南非投資147億美元后,習主席的親自到訪勢必會提振南非政府信心。
第十屆金磚國家峰會標志著金磚國家合作的第十個年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各國將于本次峰會發表《約翰內斯堡宣言》,詳述金磚五國對未來一年的共同承諾。
在中非會議論壇成功舉辦三年后,中國和非洲再次聚首南非。中國為非洲開辟了發展的另一方天地,而雙方的合作也在共同協議和愿景下蒸蒸日上。本次峰會有望在現如今的動蕩的全球局勢迷霧中為發展中國家指明前進的方向。
本文作者Oduor Nyagudi為肯尼亞Smartcomm Communications公司的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