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第八屆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在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拉美國家應當看向美國,而不是中國。為了支持自己的論斷,羅斯還特別陳述了“理由”——拉美國家對美貿易順差,對華卻是貿易赤字。他還說,拉美國家向美國出口的是制成品,向中國出口的卻是原材料。
然而,羅斯所言并不是事實,至少不是完全屬實。羅斯說拉美國家對美貿易順差為1170億美元,對華貿易赤字為670億美元,但他沒有說明這是哪一年的數據。雖然去年拉美國家對美貿易整體順差為1258.7億美元,對華整體赤字為633.1億美元,但如果把墨西哥排除在統計范圍之外,貿易狀況將會發生逆轉。
2017年,墨西哥對美貿易順差為1324.1億美元,對華貿易赤字為674.3億美元。但許多其他拉美國家,像是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秘魯、烏拉圭和巴拉圭,對美貿易都是逆差。其中幾個國家,比如巴西、智利、秘魯和委內瑞拉,對華貿易則是順差。因此,如果墨西哥不計入統計,拉美國家對美、對華的貿易圖景將會非常不同——對美貿易赤字高達129.6億美元,對華貿易赤字僅為42億美元。
至于羅斯宣稱拉美國家向美國出口的大部分是制成品、向中國則是原材料,這也不是完全屬實。如果再次將墨西哥排除在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拉美國家向美國和中國出口的都主要是原材料。并且,中國或美國都不應對此擔責,因為根本原因在于拉美國家本身工業基礎太過薄弱。
如若有人堅持要找“罪魁禍首”,那也是美國,而不是中國。因為拉美國家與中國進行雙邊貿易的時間遠遠短于美國。
并且事實上,拉美國家從對華貿易中受益良多,因為中國從該地區的進口量逐年增長。同時由于中國的進口,原材料價格上漲,給該地區帶來不少好處。除此之外,中國還在該地區投資了大量資金,涉及自然資源開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金融等多個領域。
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夠決定拉美國家應該與哪個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拉美國家能夠從與中國等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的貿易中受益,并且由于美國采取保護主義政策,尤其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TP)、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重新談判后,拉美國家發現與美國做生意越來越難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表態希望打造一個自由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承諾將進一步對外開放、推動全球化。
本文作者為秘魯國立圣馬科斯大學經濟學教授卡洛斯·阿基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