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對持續升溫的中拉關系不斷表示關切。2014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拉美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國。但中國現在已經是秘魯、巴西、智利和烏拉圭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了。同時中國對拉美地區的投資也在不斷增加,投資領域既包括傳統的自然資源產業,也包括工業、農業、基礎設施和服務業等。中國也為該地區的幾個國家提供援助以及貸款。
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對此也不應該有什么抱怨,要知道正是美國自己在推動拉美國家尋找新的伙伴。
跟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進行談判,退出智利、墨西哥、秘魯參加的TPP協定以及設置貿易和移民障礙,美國的這些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令拉美國家深受其害。
過去,美國一直將拉美國家視為其后院。但現在拉美地區與其他的地區也建立經濟聯系。拉美與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迅猛發展的經濟關系也在情理之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拉美國家自然資源以及食品和工業制成品出口的重要而且增長迅速的市場。
機場、港口、高速路網以及電網在內的基礎設施欠缺是目前制約拉美工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這正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去做的事情。
借助中國資金和其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優勢,拉美國家正在通過基礎設建設讓自己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從而能夠帶動經濟發展,進而實現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而事實上拉美地區的發展對美國而言也是好事一樁。畢竟一個提供更多高質量產品的鄰居要比一個只提供毒品和非法移民的鄰居要好很多。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其實更該歡迎中國來參與拉美地區的建設,以便讓該地區更早走上繁榮安定的發展道路。
作者卡洛斯-阿奎諾為圣馬克斯國立大學經濟研究學院教授、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