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誤以為中國與非洲攜手合作剛開始不久,但事實并非如此。今時今日,中國在非洲的“存在”,譬如持續增長的貿易往來、大型基礎建設項目和貸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引人注目。
中非友誼可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當時非洲國家正在奮力爭取獨立。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情況下,中國向非洲獨立運動提供大量軍事和財政援助。
中國同非洲統一組織(OAU)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系,后者推動非洲大陸贏得完全解放。此后,非洲統一組織發展成為非洲聯盟,2012年中國援建造價2億美元的非洲聯盟總部大樓,象征中非友誼源遠流長。中國這一善舉是打在西方國家臉上的一記耳光,西方國家從未想過為非洲作些類似的貢獻。
即便在本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之時,中國也不忘支持非洲國家的獨立運動。這說明中國對非洲獨立運動的支持不是富國對窮國的施舍,也絕非企圖接管非洲,而是為了解放備受壓迫的非洲人民。同時,中國堅持不干涉內政、尊重對方文化、拒絕種族歧視的外交政策,受到非洲國家和人民的廣泛認同。
此外,中國也沒有西方國家在非洲的殖民歷史包袱。西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野蠻的奴隸買賣、掠奪非洲的自然資源發展繁榮。而中國則是憑借自身的努力和犧牲,保護本國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價值觀免受外來侵襲,進而逐漸發展壯大。
西方國家企圖損害中國在非洲的聲譽,其使出的卑鄙伎倆之一是破壞中國的形象。近日,法國《世界報》刊登報道稱中國監控非洲聯盟。這是一篇徹頭徹尾的虛假新聞,企圖誤導參加非洲聯盟峰會的非洲國家領導人。非洲聯盟輪值主席、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發聲駁斥《世界報》的報道失實。長期以來,西方媒體不時刊發類似報道,向中國在非活動潑臟水。
建立在雙方良好的外交關系之上,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國在非洲設有52個外交代表機構。中國在非洲五國部署逾2000名維和部隊人員,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在非洲部署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的銀行目前向非洲國家提供的貸款比世界銀行還多。
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2016年GDP同比增長6.7%,遠高于美國的1.6%。普華永道的一份新研究顯示,中國將在2050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屆時美國將滑落至第三位。西方國家將非洲視作不穩定的動蕩地區、非法移民的來源地,中國則將非洲視為合作伙伴。
非洲人口持續增長,是一個巨大的新興市場。過去十年,全球增長最快的10個經濟體中有6個在非洲。中國看到了這一發展趨勢,取代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總量超過2000億美元。
中國支持非洲國家擺脫殖民統治、爭取國家獨立,尊重非洲人民的文化價值觀和政治選擇,中國是非洲強有力的盟友。西方國家企圖將其政治意識強加給非洲,遭到非洲人民的斷然拒絕。非洲擁抱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之上的中非關系。
(本文作者為盧旺達記者、非洲政治問題評論員杰拉爾德·穆班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