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矛盾強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出版發行。這本書共有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談話、批示、賀電等99篇,為了解習近平主席的思維方式和想法、理解中國的新指導思想以及構成新指導思想的特定元素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資源。
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倡導推進“廁所革命”、升級中國的廁所系統。中國要成為一個更加文明的社會,人民的衛生狀況必須得到改善和提升(農村地區尤為如此),同時,中國旅游業要發展繁榮,更干凈更衛生的廁所也是必需的。這表明,讓中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是習近平主席做出的一份實實在在的承諾。
四大國際盛事
12月:本月的前九天,習近平主席參與了四場國際盛事,強調要共同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治黨派高層對話”上,習近平主席描述了四種未來景象: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的世界;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一個遠離封閉、開放包容的世界;一個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
在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主席闡述互聯網如何為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帶來新挑戰。
在致2017《財富》全球論壇的賀信中,習近平主席呼吁通過開放和創新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承諾放寬和推動在華貿易和外國投資。
在致首屆“南南人權論壇”的賀信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人權事業必須也只能按照各國國情和人民需求加以推進”。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治黨派高層對話”是一種道路設定,讓全世界都注意到,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處在變革中的中國共產黨充滿自信和驕傲地登上全球舞臺。同時向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闡釋政黨領導和政黨建設的發展紅利。而討論的焦點也轉變為中國模式如何讓其他國家受益。
在一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改善數字基礎設施、促進數字資源整合和共享、保護數據安全,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大數據領域的世界領軍者,以及人工智能全球創新中心。
2017年最后一個重頭戲是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今后三年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設定三年目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可以強化長遠規劃,減輕壓力、不用倉促做出決策,同時給市場以穩定的預期。
為了防范金融風險,中國將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
同時,中國政府將“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進一步開放市場。
理論基礎
經歷了五年的“實踐”,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基礎如今被稱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主要是基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這一直是他的經濟哲學的核心要義。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出現除經濟之外的議題。會上深入探討了多個公眾關切問題,譬如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就業性別歧視和網上虛假信息詐騙。這清楚地表明如今中國“新時代”的“主要矛盾”正在驅動國內政策走向;中國人民尋求“更美好的生活”,政府必須作出回應。
2017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在所有重要領域設定了國內發展和國際參與的前進軌道,時間跨度從未來30多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到2050年。
每一年都會出現新的挑戰。毋庸置疑,中國前行途中也將面臨重大挑戰。2018年,中國將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球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為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美國公共知識分子、國際企業戰略規劃師、投資銀行家、中國專家和時事評論員,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 )《走近中國》欄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