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嘉陵江的樓梯街道和電車軌道已經不見了——1994年我拍攝的那幾條街道只能存在于影像和日記里了。
“現代住宅”正在逐漸代替更為傳統的江邊居民區,但依然能找到一些極小的木制、竹制或石制的宅院,這些宅院緊緊貼在那些陡峭而蜿蜒的階梯街道。商業日益興盛,出現了一些小賓館和為旅客提供必需品的商店;看起來能修理好一切的修理工;只為掙幾塊錢而表演的街頭藝人!絡繹不絕的搬運工、棒棒們背著過多的貨物,扛著竹扁擔從河船穿過大排檔和茶館(很多當地人在這里下棋,一下就是幾個小時),空氣潮濕,辣味卻很重。攀登過程中的這些休息處可以看到現代中國日漸消逝的生活方式。
(布魯斯?康諾利寫于1994年)
![]() |
布魯斯·康納利供圖 |
![]() |
布魯斯·康納利供圖 |
但并不是所有的階梯街道都消失了。階梯從陜西路一直延伸至長江。盡管現在的一些竹制結構的房屋已經消失了,但在很多方面還保留著“老重慶”的影子——“棒棒”依然在辛苦地搬運貨物;在普通的樓梯平臺有很多食品零售商和小飯館,而旁邊有一些“歇腳”旅店和紀念品攤位,有些依然保持下來的街道已經變成了旅游勝地。
在長江浮筒棧橋旁邊,有很多下游船只,在朝天門,有很多游客坐在堤壩上,看著全世界最長的拱形橋。船不再搭載來自涪陵或豐都的乘客——游客們會乘坐現代船艦來感受“橋都”或晚上欣賞“燈城”。
我掉頭向山上走,來到了一個繁華的階梯小巷,拖著疲憊的腳步走上了階梯,沿著已經比較熟悉的渝中街道,最后到達了靠近解放碑廣場附近的安靜的羅漢寺。
如同中國的大多數城市一樣,重慶也得到了發展,它充滿著現代氣息,有著領先世界水平的基礎設施建設,但其內心依然是充滿活力的一座“人的城市”,我希望能再去一次,因為那里有太多太多可以探索的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