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豪威爾 Anthony Howell(美國)
談及今年達沃斯的主題,主辦方在官方議程中指出受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和本土主義的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下滑趨勢可能會更加明顯。坦白說,我們很難信任任何有關2017年經濟預測或前景的展望。歐洲和美國人民對政治的不滿愈演愈烈,這似乎完全發生在民調和權威專家、精英的眼皮底下。全球經濟增長在很多方面都緊緊跟隨美國經濟增長趨勢。當前,有兩種對美國未來經濟截然相反的極端看法。
在商界,商業領導者們高度樂觀,這在市場上也表現得十分明顯。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候任總統特朗普反對監管的政策立場。與之相反,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反貿易、反環保政策對于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是一場災難。
我個人認為,2017年,如果候任總統真的把這些言論付諸行動——似乎他也正準備這樣做(比如,減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那么美國和世界經濟至少在短期內將獲得增長。
但長期來看,經濟學家們的擔心會成為現實。帶來短期經濟效益的政策,尤其是貿易保護政策,可能最終會對全球更廣泛的地區政治經濟造成災難。如果美國和歐洲加大貿易保護力度,中國將面臨機遇和挑戰。但我認為,很不幸,在新一波孤立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從歐美傳至亞洲和其他地區之前,中國只有很短的時間宣傳自己的一體化議程。該議程主要由“一帶一路”倡議推動,還包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建立和中國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領導。
中國和其他亞洲經濟體都從自由貿易協定中獲益良多,中國2001年加入世紀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猛增。習主席肯定會強調加強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性,并把它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佳途徑。
中國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利用達沃斯的平臺來公開勸誡候任總統特朗普不要采取任何激化中美經濟關系的政策,中美經濟關系在全球經濟中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要推動覆蓋亞洲更多地區的中國自己的經濟一體化議程。
就達沃斯官方提出的14項系統行動倡議而言,我認為最有可能在2017年取得進展的是經濟增長和社會包容。
底層勞動者很大程度上被全球化的經濟收益排除在外,因此心懷不滿,于是促成了最近兩次最出人意料的政治結局(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盡管目前沒有具體的政策,但是很可能會投入巨大的精力,進行政策創新,以遏制愈發突出的收入不平等問題。該問題是很多經濟社會問題的根源,也是英國脫歐和美國大選問題的根源。就“推動未來經濟增長與社會包容”這一倡議而言,中國有強大的實力來向全球社會推廣中國扶貧的成功項目。這些項目使得幾千萬中國人脫貧,并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后保證了相對的經濟、社會、政治穩定。
安東尼?豪威爾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副教授。
本文整理翻譯自Anthony Howell接受中國日報網記者吳哲鈺采訪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