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格雷恩 Mark Greeven (荷蘭)
“領導力:應勢而為、勇于擔當”是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論壇也提出了一系列系統行動倡議,這里面有很多關鍵詞,比如“消費”、“數字化”都與中國2017年的經濟發展高度相關。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和數字革命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引擎,這個趨勢是在過去幾年漸漸形成的。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在革新全球體系,增進全球經濟信任上,我主要關心的是培育未來革新者的問題。
在近來一系列全球性事件,和貿易保護主義、內向思維等消極趨勢的背景下,我對于如何促進新一代的發展感到憂慮。新一代不應失去對這個復雜多元的世界,以及其他國家和文化的好奇心。在我看來,問題關鍵是要改革全球教育體系,培養新一代的革新者,改革要涵蓋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階段,實現良好的全民教育。
歷史證明,接受過良好教育,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的人對社會經濟有著樂觀的態度和積極的貢獻。我想強調的是,近來科技和數字化的普遍發展頂多只能促進上述改革,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的動力和好奇心問題。我認為這也是培育應勢而為、勇于擔當的領導力所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年達沃斯的官方議程談及,越是復雜的機制,就越容易引發社會各界對其未來的擔憂。隨著多個系統的作用逐漸削弱,在國家、區域甚至全球范圍,人們的信心都有所動搖。我認為事實上,世界比我們所認為得還要復雜,各個國家的相互依賴程度也比想象中更強。當前的消極趨勢和民族情緒蔓延,很可能是因為大量普通中產階級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沒有獲得明顯回報,所以他們感到十分失望。
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讓創業者在經濟和社會層面都發揮更加重大的作用,引領未來和促進革新。創業者是真正的革新者,社會企業家有能力最有效地動員各個利益相關方,包括政府和公民。中國是全球經濟與社會一體化最大的利益相關者,因此不可避免地要擔當重要角色。這幾年來,中國一直十分支持創新創業;中國經濟實力主要由創業者推動。
我在浙江大學的研究和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合作研究都表明,中國在很多行業和科技領域都很善于創新——金融科技、太陽能、數字通訊、大數據、顯示技術、納米技術等等。
盡管很多觀察者都強調成本和過程的創新,但這些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事實上,華為、聯想、海爾以及互聯網巨頭,比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BAT)都在不懈創新,并常常對傳統行業造成沖擊。比如,BAT沖擊了餐飲業、金融行業、出租車、保健行業等。
但這些巨頭也僅僅是冰山一角。
中國還有很多深藏不露的創新行家,比如海康威視(監控攝像頭公司)、天合光能(太陽能公司)和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它們在全球市場也占有很大份額,只是不太出名;這些企業的成長很多都由科技,而非過程、成本所驅動。在我看來,中國不僅正在奮起直追,而且在一些行業及科技領域已經十分先進。
Mark Greeven現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整理翻譯自Mark Greeven接受中國日報網記者吳哲鈺采訪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