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納·保曼(Werner Baumann),德國拜耳首席執行官及執行管理委員會主席?
創新似乎扎根于保曼的基因中。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也是拜耳理念在中國的驅動力。
作為這家不斷擴張的德國跨國生命科學公司的首席執行官,55歲的保曼先生致力于改變。但他也尊重傳統。
“來中國,并且看到這個國家和我們的團隊如此快速地演變和發展,總是令人高興的。”保曼說。“1882年我們就進入中國,我們未來的增長前景同這個市場緊密相連。”
在未來5年里,拜耳將繼續向制藥、作物學和消費者健康投資。到2020年,公司將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制造工廠注入14億人民幣(2.07億美元)資金。 最終,這將成為一個傳統中藥和西藥的全球生產中心。“我們的目標是確保生產健康保健產品。”保曼說。
拜耳由位于世界各地78個國家的大約301個附屬公司組成,其全球總部位于德國勒沃庫森。據其網站介紹,集團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擁有11.5萬員工。2016年,該集團在中國的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歐元(58.5億美元),而在第二季度的全球銷售額大約為122億歐元,與去年相比,同期增長了1.9%。“制藥公司發布的銷售增長率為4.4%,達到43億歐元。”該集團網站信息顯示。
展望未來,保曼先生同中國日報談論了他的實踐方法、公司在中國的計劃和他對自己動手做(DIY)的熱愛。
問:您對中國的經濟前途有什么設想?
答:中國將2020年設定為實現建立一個(全面的)小康社會這一“世紀目標”的目標年。這包括在2020年以前,將GDP(國內生產總值)以及城市和農村人口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
為實現此目標,中國必須保持穩定的中高經濟增長率,同時,優先考慮更高質量以及更加可持續的擴張。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老齡化,確保充足供應安全和有營養的食物,確保都能獲得健康保健產品,對世界和中國來說,都將是一個挑戰。
問:您如何評估拜耳在中國的前景?
答:我們已經在中國投資多年,在此留下廣泛的足跡。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16年,占全球經濟增長的30%以上。
我們有把握按照我們的經營策略和中國社會的需求,抓住市場機遇。我們的產品系列和解決方法非常適合幫助創造可持續增長。
問:貴公司在中國的計劃,以及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計劃是什么?
答:我們堅信創新和對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的快速適應能力是振興和增強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它們也能夠幫助我們保持競爭力。
我們的使命:“拜耳——科技優化生活”,將創新放在公司的核心位置上。我們通過創新來滿足顧客和病人的需求,來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因此,中國推動創新的舉措同我們的業務和市場定位相契合。
問:您的經營理念是什么?
答:有兩點。首先,始終做正確的事情,并且當機會出現時,全情投入并保持自信。始終負責任地管理風險。
第二點,在工作和生活中,你需要和你能信任的人在一起。這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在拜耳,我很幸運地得到信任,并且同了不起的人們合作,我對此心懷感激。
問:您如何計劃發展同“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市場?
答:“一帶一路”倡議是激動人心并且大膽的。自2013年提出以來,中國在實現建立貿易和基礎建設網絡,將亞洲同歐洲和非洲在多個古代貿易路線上聯系起來這一目標上,取得進展。我們相信,總體上來說,國家之間增多的聯系和交流將為經濟和社會增長創造更多機會。拜耳自1882年起就進入中國,我們未來的增長前景同這個市場緊密相連。
問:你在中國取得商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答:必須說是對于這個市場的深度了解,和即使是在困難時期,在這個國家始終如一的投入。你需要有預測趨勢和市場發展,以及主要政府計劃的能力。
你也需要推出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系列和定制解決方案。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團隊能夠確保政策的實施,并且幫助實現公司的目標。
我們在中國有合格且滿懷熱情的員工。
問:作為拜耳的首席執行官,您在中國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答:中國的許多領域讓我們能夠切實地為中國人民的福祉做貢獻。一個大趨勢是,對國家經濟的關注轉移到對創新和創業上。因為拜耳將創新擺在核心位置上,這一趨勢很適合拜耳。
我們在中國的生產基地使用先進的技術。比如,我們在北京醫藥包裝工廠進行了價值1億歐元的增資。這次擴產以業內領先的生產效率、機器人技術、自動化和數字化為特點。
同時,一種用于治療轉移性大腸癌和胃腸道腫瘤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劑今年在中國推出。在農業綜合企業,2015-16年之間,拜耳已經在國內推出九種新的作物保護產品,涵蓋了稻米、玉米、小麥、蔬菜和水果。
最近,我們引進了一種新的傳統中藥產品,這是我們在昆明的工廠生產的。
問:您如何同本地合作伙伴相處?
答:我們同中國的一流機構和大學建立了長期的關系,包括同北京大學的戰略性合作項目。這個合作旨在促進藥品研發中的轉化研究。
我們也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新合成方法、天然產物衍生品和有機金屬化學方面有一個合作研究項目。
當然,為提高小麥產量,我們同上海生物科學研究所簽訂了研究協議。其它的合作伙伴關系包括電子商務聯系和通過我們的數字健康培育計劃進行創業。
問:您如何鼓勵您的國際團隊?
答:在拜耳,我們的員工有大量機會。在性別和國籍方面,我們歡迎多樣性,并且有理想目標。
我也想提一提拜耳的雇主品牌:“創新的激情——改變的力量”。這表示,如果你有創新的熱情,我們會給你提供改變的力量。
問:在中國經營公司,一個有效的領導策略是什么?
答:拜耳為未來做好了充分準備,并且有能力應對社會中的長期挑戰。同時,我們能夠利用在中國的相關商業機會。
在這個市場,支持成功需要創新、前沿產品和科技、始終以顧客為導向和嚴格治理。
問:您如何應對挫折?
答:人生從不是一帆風順的。你總會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地,這對公司發展來說也一樣。
首先,你必須了解市場趨勢。市場是變化的,你應當有足夠的勇氣來挑戰現狀,嘗試新的東西。
第二,你需要有一個強勁的團隊,基于共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進一步拓展你的業務。第三,可靠的合作伙伴關系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你應該一直以顧客為中心。
問:您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您如何度過周末?
答:老實說,如果沒有出差,我享受同我的家人呆在一起的時光。我們住在克雷菲爾德,一個靠近杜塞爾多夫的小鎮。它其實是我的故鄉,我父母過去在這里有一家面包店。現在,我酷愛手工和自己動手做。家里有東西需要維修的時候,都是我來做 —— 除了跟電有關的問題。
(編譯:王旭靜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