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1日電(記者 楊萬麗)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UNCCD-COP13)于2017年9月6-15日,在中國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召開,大會以“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為主題,推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公約》新戰略框架,確認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195個締約方代表團、相關國際組織及民間組織代表出席會議。
中國綠化基金會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觀察員單位,在大會期間,與國際綠色經濟協會聯合舉辦了“荒漠化治理與綠色經濟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峰會于2017年9月10日在鄂爾多斯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峰會主題為“發展綠色經濟,推動荒漠化可持續治理”。
中國綠化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陳蓬介紹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大會的整體情況,及我國在防沙治沙方面的一系列創新成果,陳蓬主席強調,中國綠化基金會作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中國民間組織的指定服務機構,在開展中國民間組織參與公約大會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民間組織對中國乃至全球荒漠化治理事業的熱情,活動期間開展了大量宣傳交流活動,展示了中國各界在防治荒漠化治理方面的積極行動與良好形象。陳蓬副主席希望與會企業,積極參與中國綠化基金會與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共建開展的綠色發展專項基金公益行動,一方面,為我國荒漠化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另一方面,以具有感召力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軌道,彰顯和傳播綠色經濟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升企業自身的綠色品牌競爭力。
國際綠色經濟協會負責人介紹了舉辦綠色經濟峰會的核心主張,突出以綠色科技手段和綠色經濟模式推動荒漠化治理,不僅防治荒漠化,而且探求在治理荒漠化的基礎上打造經濟增長點,推動綠色經濟與可續發展,在開展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發展綠色經濟,從理念落實到行動。鄧繼海強調,《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會議所提出的“實現2030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應該成為中國綠色經濟代表性企業的共同使命,涉及土壤生態修復、荒漠化治理、防沙治沙用沙的關聯科技企業,將在推進這一目標的進程中發揮主力作用。國際綠色經濟協會愿意與各界企業共同創新優化綠色經濟模式,在推進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中,樹立“公益性的生態建設”與“綠色經濟增長”相融合的示范樣板。
荒漠化治理與綠色經濟峰會推選頒發了《2030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中國綠色經濟領跑者》榮譽。江蘇振發控股集團等8家中國企業獲此殊榮。獲獎企業分別發表了各自在防治荒漠化領域的綠色經濟發展模式,以“沙漠光伏產業、環保草毯、沙漠地區生態農業、沙生植物生物科技、荒漠化生態治理與循環經濟、荒漠化治理綠色科技投資”等不同路徑,展示了中國綠色經濟模式助推荒漠化可持續治理的創新實踐。
這次會議提出以發展綠色經濟為目標,推動防治荒漠化可持續發展,極具務實性與創新性,彰顯了中國企業履行荒漠化防治責任的積極態度及綠色經濟創新智慧,為中國企業參與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提供了專業的發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