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其沙漠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地處我國文化搖籃的黃河中游的南緣,居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北部,庫布其沙漠景觀壯美,風光獨特。700里黃河宛如弓背,迤邐東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庫布其就是語里"弓弦"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新月型沙丘鏈、罕見的壟沙和蜂窩狀的連片沙丘等諸多沙漠景觀自然神奇,原汁原味的大漠風光,給人以發自內心的震撼。更別說變幻莫測的沙漠神光,由疾風雕刻而成的千姿百態的沙漠花,奇麗無比的沙漠日出,以及猶如神話般的海市蜃樓,這些沙漠特有的瑰麗景象,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七月的驕陽似火,碳烤般炙熱。
這個皮膚黝黑、身魁體壯的漢子早已等待著拍攝組一行的到來。張喜旺,46歲,初中畢業后務農在家,2003年在庫布其沙漠種樹。2010年前后,張喜旺用自己的積蓄承包了1600畝沙漠綠化工程,雇用30多個工人,有了自己的民工聯隊。十多年來,經過張喜旺和民工聯隊的手,從人拉肩扛到有路有車,在庫布其沙漠種樹綠化了20000多畝。無論是種樹經驗還是管理經驗,張喜旺都成了沙漠種樹難得的“專家級”人物。
2017“看中國·內蒙古行”沙漠綠洲組之拍攝花絮
來自柬埔寨的導演潘江水自7月2日凌晨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出發,歷經各種航班延誤、取消等狀況,于7月3日中午抵達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7月4日,潘江水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東南亞中心記者、翻譯徐曉霞,鄂爾多斯市新媒體中心的帶隊組長張旭一行前往位于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庫布其沙漠,開啟自己的發現之旅,這是潘江水第一次深入到沙漠地帶。
在向庫布其沙漠行進的過程中,潘江水感受到了沙漠的美麗浩瀚,也對在沙漠植樹的不易有了親身體驗。他說,在沙漠上行走尚且如此困難,何況張喜旺以及治沙工人們當年扛著樹苗背著水,一步一步走向沙漠深處挖坑種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種堅持和韌勁讓人由衷欽佩。
潘江水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展現美麗沙漠和綠洲的同時,表達出張喜旺“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對人與自然和諧的關注和對地球生態的保護中去。
在幾天的交往過程中,潘江水慢慢的與拍攝組的每位成員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與他們同吃、同住、同行,用他在柬埔寨學習了6個月的中文與工作人員進行著簡單的交流,極大的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并用他那好奇的鏡頭記錄著中國的點點滴滴。在完成拍攝時,他與每一位人員深情的擁抱,以表達他的感謝之情,當地人員也為他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