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艦頻繁撞船,先進雷達系統竟然毫無察覺。(來源:新漫網 范建平 英文《中國日報》2017年8月25日8版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為了平息西方國家對美國軍艦發生系列海上事故的擔憂,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特倫斯?奧肖納西上將一口咬定,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行動沒有遭遇挫折,美軍將繼續展開此類行動。
這些言論暴露了美國的霸權心態:永不認錯,將所有責任都推與他人。
8月21日,美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這是美國軍艦發生的最新一起撞船事故,也是今年以來美國軍艦在太平洋上發生的第四起重大事故。媒體報道稱,8月28日,撞船事故中失蹤的10名水兵遺體已全部找到。再加上美軍“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6月中旬發生撞船事故導致7名水兵喪生,今年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損失了17名士兵。在同一時期,駐阿富汗美軍共有11名士兵死亡。
僅憑這些數字來看,對于美軍士兵來說,美國口口聲聲所言的出于和平目的的“航行自由”行動已經變得比在阿富汗打擊塔利班更加危險。即使僅僅為了己方軍事人員的人身安全,美國也應當重新考慮其“航行自由”政策。
然而,奧肖納西的言論卻表明美國更愿意頑固地堅持其霸權心態。
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府下令該國軍艦在南海地區展開“航行自由”行動,妄圖以中國與某些東南亞國家的爭議為借口干預地區事務。特朗普政府延續前任的做法,可能是因為它把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視作重要的美國戰略,以檢驗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但是,美國軍艦指揮官魯莽、不計后果的行為卻幫助世人看穿了美國危險的戰略把戲。
美國軍艦在南海地區的航行活動,不僅沒有保護所謂的“航行自由”,反而成為其他船只面臨的“移動威脅”。美國軍艦在相關海域頻繁且突然地活動,應當足以讓國際社會認識到美國才是南海地區“軍事化”的真正推手。
某些西方記者不僅沒有敦促美國反思其戰略,反而毫無根據地猜測稱中國一手導演的網絡襲擊引發了美國軍艦遭遇的系列海上事故。莫非這些記者企圖阻止美國海軍徹查事故原因,是因為他們擔憂骯臟的真相會隨著調查的深入而曝光人前?
如若美國相信這些荒謬的假想,美國軍艦將繼續對其他船只以及美國軍事人員構成威脅。
(本文為中國日報8月29日社論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