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樂在為患者把脈 受訪者供圖
不怕辣椒,更愛花椒
不僅會說普通話,還能聽懂四川話
不僅在成都找到工作,還收獲了愛情
已翻譯《傷寒論》《醫理真傳》《脾胃論》《四圣心源》等中醫典籍
4日中午,在中醫館聽完同事講課,35歲的法國人阿貝樂在寬窄巷子點了一碗紅湯擔擔面,鄰桌的人吃了一半被辣得吃不下了,阿貝樂呼哧呼哧地吃著面,還喝光了油乎乎的紅湯。比起舶來中國的“海椒”,他其實更偏愛四川特產香麻的花椒。
10年前,阿貝樂只帶了一個背包就飛到中國成都求學中醫時,并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在成都一呆就是10年,變成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通”。他先后翻譯了《傷寒論》《醫理真傳》《脾胃論》《四圣心源》《神農本草經》等中醫典籍,其中很多都是首次被翻譯成法文。
太神奇
中醫扎針曾治好他的中耳炎
和中醫的緣分,要追溯到20年前。大概15歲時,阿貝樂因為中耳炎持續耳痛,吃了許久的抗生素也沒見好轉,只得請假回家。媽媽聽說附近有一個會針灸的法國婆婆,便帶著他去試一試,“反正也不會有什么壞處。”記不清是書籍還是其他的影響,阿貝樂隱約知道,這是一種來自中國的神秘醫術。
讓阿貝樂吃驚的是,明明自己是耳朵痛,婆婆卻拿針扎自己的手和腳,更奇怪的是,第一次治療后,耳朵就不怎么痛了,一周后再扎一次,中耳炎就好了。
正是這次治病經歷,讓阿貝樂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找來按摩、針灸方面的書籍自學。高中畢業前,需要選擇升學方向,阿貝樂確定自己想要學習中醫。當時中醫才剛剛進入法國,被部分不堪忍受西藥副作用的當地人看做輔助或是緩解的替代療法。老師告訴阿貝樂,要想學習中醫,先要拿到西醫的資格證。
于是,阿貝樂考入波爾多的西醫大學,但學了一年,阿貝樂覺得不對,這與自己想要的完全不同。果斷退學的阿貝樂來到了圖魯斯,找到了一家教中醫的私立學校,系統地學習了五六年中醫后,順利在老師的醫館執醫。當時,阿貝樂大概是全歐洲年齡最小的中醫醫生。“同事們幾乎都是學西醫的,中途才轉行的。”阿貝樂說,像自己這樣以中醫專業畢業的,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