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28日訊 日本的馬桶蓋、韓國的化妝品、美國的母嬰用品……面對紅火的“海淘潮”,作為消費品工業大省的江蘇該怎么辦?如何破解“飄洋過海買馬桶蓋”的尷尬?江蘇在深入調研后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6月20日,省經信委印發《關于推進全省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簡稱“三品”)促升級的實施意見》;7月26日,在蘇州召開全省消費品工業供給優化和“三品”專項行動推進會,目的是通過一系列措施,改變供需錯配問題。
“江蘇是消費品工業大省,但一些消費品沒有很好適應需求變化,一些有大量購買力支撐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有效供給。從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到的‘馬桶蓋’,到高燒不退的‘海淘潮’,都充分反映了供需結構的錯配。”省經信委主任徐一平說。
從江蘇省消費品工業供給結構看,中高端營養健康食品、智能穿戴產品、智能家居產品、高檔日化品供給不足,創新藥和高性能診療器械大部分都依賴進口;大批企業采取跟隨戰略,處于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高端造紙、塑料制品、紡織品的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工藝及配方、生產技術及設備等還要依靠引進。
與此同時,品牌建設也相對滯后。省經信委副主任胡學同說,江蘇曾經涌現出一批知名品牌,如家電行業的孔雀、燕舞、水仙、香雪海等,輕工行業的鐘山、紅梅、金獅等,日化行業的芭蕾、丁家宜等品牌,但如今一部分被淘汰,一部分被境外企業收購“束之高閣”,還有部分競爭力明顯下降。
主方向之一:增加供給品種
脫胎于國營海安染織廠的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高檔色織面料生產商和全球頂尖品牌襯衫制造商之一,連續18年蟬聯中國色織行業綜合實力前3強。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成為企業成功的重要支撐。與東華大學合作攻克了純棉超高支高密彈力色織面料關鍵技術,在不使用任何彈力絲的情況下,面料彈力達到18%以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公司研發的可見光光催化空氣凈化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聯發股份”,記者了解到,大力實施裝備升級是增加新品種的重要基礎,公司先后投資10多億元引進各類設備4000多臺套。此外,通過推廣應用“眾包”、“協同”等新型工業設計提高創意設計水平、鼓勵各地建設公共的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全行業提供關鍵共性技術服務和創新服務等,也成為政府力推之舉。
主方向之二:提升產品品質
一家2005年成立的小小手套廠,如今做到全國PVC手套行業排名第7位,其獨創的食品級PVC手套,為國內獨家生產,產品全部銷往日本、美國、歐洲市場,它就是江蘇杰盛手套有限公司。
狠抓品質,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據“杰盛”負責人介紹,公司品質由“一把手”負責,所有員工遇到質量問題均可隨時向最高層報告,保證質量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重視和解決;為保證質量,設立了過程控制員、抽檢員、成品檢、質量體系維護員、質量客服專員等多重崗位,形成“密不透風”的品質把控流程;客戶投訴也被企業看作是品質保證的“鏡子”,要求有問必答、有異必復。
為提升品質,除了加強質量精準化管理,江蘇省還著重引導企業升級制造裝備,對企業購置數控智能設備、采用軟件改造現有裝備、研制首臺套重大智能裝備等,政府將給予一定補助;同時,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對照國際先進標準組織生產。
主方向之三:創建優秀品牌
打開央視,“魚躍醫療”正在熒屏綻放。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家用醫療器械、醫用臨床器械的研發、制造、銷售及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股份制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集團。
一個名牌的誕生,一定是多重因素的綜合反映。“魚躍醫療”的成長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始終把自主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主題,在美國圣地亞哥、德國圖特林根和我國臺北、北京、上海、南京、蘇州、丹陽均建有研發中心,同時以此為依托建有多個國家及省級重點研發平臺;優化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制氧機、電子血壓計、霧化器等產品性能,同時加大血糖儀及試紙、空氣消毒凈化器、真空采血管、睡眠呼吸機等新品拓展;加強品牌推廣,公司與頂級品牌設計公司interbrand合作,制作了魚躍醫療視覺識別指導手冊,與頂級傳播公司美國奧美公司合作,拍攝了制氧機、電子血壓計等核心產品的廣告和微電影……
江蘇省計劃通過品牌的創建提升,培育一批特色區域品牌和行業單項冠軍:每年支持10個地區建設各類產業配套能力強、市場影響力大、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特色區域品牌;每年培育和扶持10家長期專注于行業特定細分產品市場、單個產品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行業單項冠軍企業。
“供給側改革的成效,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供給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供給的產品品種豐富度、品質滿意度、品牌認可度顯著提升,供給的產品和服務對消費升級的適應能力顯著增強。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在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上取得突破。”徐一平說。(本報記者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