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論壇并發表題為《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李濤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8日電 (見習記者 開可 記者杜美辰) 自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首提“中國夢”至今,“中國夢”這個詞已走過了三個年頭。2015年,習近平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并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離不開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民生一直是習總書記的牽掛,誠如他說過的,“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廣大青年群體則用實際行動進行響應。
民生問題是習大大最大牽掛
2015年,“民生”成為習近平的關鍵詞之一。在眾多會議和考察調研中,習近平多次強調民生問題,體現了他心系人民的情懷。
1月,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5月,在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總書記提出要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環境工程專業博士解建波畢業后成為一名新時代的環衛人,致力于讓環境越來越好。 中國青年網記者杜美辰 攝
7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會議上,他強調,“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同樣是今年7月,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習近平在講話中再次提到民生問題。他強調要加強民生保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安全網。
10月,習近平在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十七次會議時強調,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眾。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仍然可以看到習近平的民生情懷。12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到,只有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鋪就信息暢通之路,不斷縮小不同國家、地區、人群間的信息鴻溝,才能讓信息資源充分涌流。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而在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全民參保,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等一批公眾“看得到”的實惠一一列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認為這些舉措更加貼近百姓,都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是人民群眾看得見、能受惠的實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認為,十三五”規劃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將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可以預見,未來五年民生面臨的突出問題會得到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