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1月19日電(記者 涂恬)為期近一周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報道工作截至今日終于圓滿收官,作為一名記者,這一周在烏鎮度過的時光可算是"忙并快樂著",收獲與感慨交加。
首先說烏鎮,作為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它那白墻黑瓦、小橋流水、如詩如畫的樣子,處處都浸透著江南的古韻。走過爬著青苔的一磚一墻,聽著吳儂軟語的一和一唱,你能感受到就是一股說不盡道不完的寫意風流。在這里,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放慢腳步,時不時抬起頭品一品那風中的桂子香;在這里,生活的節奏就如那緩緩流淌的河水,充滿了情致與韻味。
烏鎮的生活,既有慢的典雅,也有那快的愜意。自2014年被選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會址以來,烏鎮新添的一份"科技范",又與它本身的古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并誕生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氣質,讓人感嘆。
走在烏鎮的街頭,智慧信息亭、無人駕駛汽車、互聯網醫院等即便是國內大城市也不多的"潮流元素"隨處可見?;ヂ摼W大會期間,在那西柵的古街上,隨便一個轉身就能看到某位科技界大佬正在信步,一邊欣賞街邊的景色,一邊暢談公司的戰略,這種奇妙的融合更讓在烏鎮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奇遇,讓人舍不得離開。
然而,即便是不舍,我們還是要與烏鎮告別。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成果豐碩,作為一名記者,烏鎮帶給我的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與成長機遇。離開烏鎮時,我內心充滿了感激與感嘆。我堅信,這座美麗的"互聯網小鎮"未來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我也期待著未來能夠繼續見證烏鎮的發展與變化,期盼著它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