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老屋、老人,這是人們曾經印象中的烏鎮。
古鎮、旅游、慢生活,這是烏鎮多年來的標志。
古樸是她的底色,靈動是她的天性。遍地茶館酒肆,滿街客棧商鋪,呷一口茶,幽幽一下午,遠離了世俗,遠離了煩惱,從從容容,低低緩緩,散淡而恬靜。
沒錯,曾經的烏鎮如此,但現在的烏鎮,絕不僅止于此。
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一個牽動全世界鼠標的互聯網小鎮就此誕生。兩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過后,小鎮被越來越多的創客熟悉、青睞,無數的創業者來此謀求發展,期盼著個人的互聯網之夢能在夢里水鄉照進現實。
烏鎮也積極地進行著“內外兼修”的妝扮,熱情迎接八方來客。
她的環境更美了!
烏鎮的管理者們希望,烏鎮每一個地方都能成為一道風景,希望那些隱藏在房屋與房屋之間的小巷子、夾雜在道路與建筑間的小角落,都能別有一番風情,安靜地綻放熠熠光彩。從環河路的改造就可見一斑。這條路上繁花似錦,與古樸的建筑相互映襯,既保留了小鎮的懷舊感,又增添了現代感,既優雅又不失活潑。走在小巷中,瞥一眼,都能美得令人感動。
她的產業層次更豐富了!
經過2年快速穩健的發展,烏鎮已經吸引了一大批互聯網企業及項目簽約落戶、集聚發展,這其中,包括中電海康5G車聯網、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烏鎮互聯網醫院、椿熙堂智慧養老、浙江阿特多多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同時,騰訊眾創空間、平安創客小鎮、中電海康烏鎮街等六大創新創業平臺也都在烏鎮集聚。他們的到來,為烏鎮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帶動了當地和桐鄉一大批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她的生活更國際范兒了!
如果說,我們想象中烏鎮人的生活是喝茶、下棋、打太極,慢慢走路、似水年華。也對,也不對。在這樣的生活中,烏鎮人已經時髦到處處都有互聯網的元素:支付寶購物遍地都有,智慧養老已進到老人家中,通過“電腦看病”也已不是陌生的事,出門刷卡就能“智慧交通”。此外,還有無人車等新鮮玩意兒總是不經意地會出現在某位路人的面前,叫人一陣驚喜!
她有了新的地標!
即將召開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將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烏鎮峰會新落成的永久會址。在風格上,這一新地標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外立面上采用260萬片江南小青瓦、5.1萬根鋼索,以網狀肌理寓意互聯網,整體呈現了江南古老建筑與現代網絡相融共生的和美場景,也和整個烏鎮形成了富有生機的時代對話。這一新地標,于烏鎮而言,是一種榮譽,也是一份持久的鞭策,鼓勵著小鎮與時俱進,在發展上時時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