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俄媒體論壇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來自兩國的近百位傳媒界精英共聚一堂,共商兩國媒體合作大計,共創中俄媒體發展的新未來。論壇期間,中俄雙方10多家傳媒機構簽署了9份協議,為即將到來的中俄媒體交流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和獲取方式發生了巨大變革,這為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加強國際傳播、贏得話語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中俄媒體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中俄政治互信不斷加強,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加深,深化兩國媒體交流與合作、講好中俄合作故事,將助推兩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發展。
“中俄關系近年來不斷突破新高度,兩國媒體及時跟進,積極推動,一幅大手筆的合作愿景正在繪就。”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表示,從傳媒的視角看,中俄兩國媒體目前都走在全媒體發展的前沿,可以分享的經驗甚多。中俄兩國媒體合作,除在戰略層面建立全媒體時代國際傳播的對接機制外,實踐中更應互通有無,攜手打造文化產品,為世界提供更為豐滿的國家形象。“只要雙方集中智慧與熱情,就一定能找到更多值得共同研討的話題,更多值得共同講述的故事。”
兩國媒體人已將合作落實到行動中。人民日報社近年來不斷加強與塔斯社、今日俄羅斯通訊社、俄羅斯報等俄主流媒體的交流與合作。2014年,人民日報社先后邀請上合組織秘書長梅津采夫、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諾夫等政要到報社作客。人民日報社攜手塔斯社舉辦“龍江行”中俄主流媒體大型聯合采訪活動,在兩國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2014年10月,人民網與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就發展雙邊信息領域合作達成協議。時隔8個月,兩家媒體暢談內容無不圍繞鞏固、擴大合作。據介紹,除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外,人民網還與真理報、自由媒體網站等達成協議,交流新聞信息,友情互換鏈接,目前推送原創新聞數百條,平均每周互換新聞30余條。
在此次論壇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成為兩國媒體人聚焦的重點,各形態媒體都對在此框架內的合作共贏充滿期待。塔斯社副總編阿布哈京告訴本報記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是當前中俄最大的利益交匯點,也為中俄媒體通力合作鋪平了道路。”
光明日報總編輯何東平表示,兩大戰略對接,是中俄兩國“攜手前進、同護和平、共促發展”的一次重大事件,兩國媒體大有可為,可以發揮擴大認知、以知促行、互鑒互補三大作用。希望中俄兩國媒體在此基礎上,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彼此配合,各有側重,資源互換,形成合力,通過多聲部的精彩交響,奏出激蕩人心的和諧樂章。
此次論壇的舉行正逢中俄兩國媒體邁向全媒體時代的關鍵期。“媒體合作是國家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莫斯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維爾科夫斯基表示,“此次媒體論壇讓雙方正面對接合作通道,媒體交流年的主要目的——傳遞可靠信息就變得更加切實可行。”
心靈的共鳴、思想的交鋒、豐碩的成果為此次媒體論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與會嘉賓們都期待在不遠的未來,收獲共同的夢想。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對本報記者表示,以中俄互辦媒體交流年為契機,中俄媒體合作將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在媒體交流年框架內,中俄媒體合作分委會已就共同舉辦相關活動形成重要共識,接下來包括中俄媒體政策交流、主題報道、影視精品合拍與互播、翻譯出版精品書刊、新興媒體交流、媒體合作和教育培訓等一系列大型活動正在積極籌劃,即將緊鑼密鼓地推出。雙方還計劃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經濟聯盟的主題,制定一個合作拍攝和相互播映的具體計劃。“我們相信,中俄媒體交流年的盛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