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注意到每個星期都有鮮花送到家里。有時候是紅玫瑰,有時候是白百合,甚至有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那些花的名字。
我問我家小保姆這是怎么一回事,她告訴我這些花都是通過一個新的應用程序訂購的,就像她現在上網購買衣服、雜貨以及午餐那樣。對我來說,我們的網購體驗似乎升級到另一階段,之前是有需求才購買,而今是提前訂購并讓商品定期送上門。
在過去的幾年中,花卉預定應用蓬勃發展,每周一次為顧客送貨上門,持續一個月至六個月。我家阿姨用的應用根據訂貨時長以及包裝收取100元至800元的費用,并聲稱收到了來自520多萬名女性用戶的訂單。
平常下班回家時附近的農貿市場已經關門,只有在周末逛市場時偶爾會買買鮮花。如果有特殊場合需要,我會在午休時間去公司附近的花店購買。我從未想過要上網買花。
也許我還是一個傳統的消費者,享受在實體店親身觸摸感受商品的機會。但是,我的購物行為可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我開始接受我的妻子和阿姨在手機應用上訂購并用塑料袋送到我家的飯盒。新技術的發展把我們帶入了付費訂閱式生活。
然而,我依舊對這種生活的開端感到震驚。請注意,鮮花愛好者只是新型網絡購物者的一份子,他們發現在網上重復購買商品十分不便。一些創業企業正在快速應對這種消費行為的轉變:
不想不吃早餐?應用可以把油條和豆漿等早餐在早上八點送到你的辦公室。不想傷腦筋地考慮去哪兒吃午餐或午餐吃什么了?每天外賣小哥讓你下樓取外賣的電話有如天籟。
還有一個應用,為女性提供試穿大牌新服裝數日的機會,收費499元/月。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網上購物之所以便利,可能依舊是因為他們能用指尖瀏覽眾多商品,有需求時能在手機或網站購買產品。去年冬天,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內容是我上班路上發現自己穿得太過單薄,于是上網訂購了一條保暖棉褲并要求回家前送達。
為了獲得最低的價格,我們會貨比三家。如今信用在網上依舊是一個大問題,因此我們在點擊“付款”按鈕之前會查看有關質量問題的網絡評論。
我也對付費模式保持謹慎態度,因為一些購物者抱怨許多電子零售商,如視頻網站,會通過自動續費反復收取信用卡費用。然而,新付費應用只針對千禧一代,他們是數字原生代,與新技術一齊成長,更習慣網絡購物。在接受付費電子商務方面,他們可能會比我們更懶。但是,他們在數字生活中更加精明,知道如何更好地避免常見的陷阱。
許多創業企業緊跟潮流,因為擁有忠實的年輕用戶群的成功付費模式將改善現金流,為公司經營和投資計劃提供可靠的收入來源。
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商業機遇,而且關于新潮流達人,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編譯:張雨珊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