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總裁李森和發言 (攝影:朱興鑫)
中國日報網10月29日電(孫若男) 2016年10月29日,由中國日報網主辦,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協辦的中俄網絡媒體論壇暨中俄新媒體青年領袖峰會在廣州市天河區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中俄網絡新媒體國際合作與發展”。第一場分論壇結束后,中俄嘉賓和媒體代表繼續就“技術驅動下的傳媒產業變革”這一主題展開了第二場分論壇討論。
以下為ZAKER 總裁李森和的發言內容:
感謝主持人,大家好!非常高興下午圍繞論壇的主題講講技術驅動下的媒體變革,我想借這個機會講ZAKER六年來作為一家技術產品公司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得到的一些體會。
六年前我們成立于廣州,我們是一家技術創業型公司。我們當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感覺移動互聯網開始慢慢的普及,很多內容、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體驗非常糟糕,很多用戶在終端看不到他想看的資訊。我們當時萌發了一個想法,把內容聚合在手機端,讓所有人通過一個入口可以看到所有的媒體,這樣就非常方便,所以我們開創了資訊聚合和社會化閱讀的先河,累計到現在有4000多家國內主流的媒體機構和我們進行合作,我們也累計了差不多1.7億用戶級別。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受特別深的是用戶是挺懶的,我們通過技術的手段快速聚合內容分發給我們的用戶,現在我們的平臺每天接近10萬的稿件新增量,用戶閱讀起來是非常非常方便。反過來看,這個年代可能低于1.0的時候,后來發現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信息量也是存在過窄的現象,今天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大家缺的不是資訊而是有價值的資訊,ZAKER成立之初我們定的愿景是“我們希望傳遞價值資訊”。第二階段是如何提高用戶閱讀的效率,我們從技術的手段和技術的價值考慮,我們通過源頭過濾一些沒價值的內容,甚至是低俗的內容,我們希望是正能量的一家公司。我們通過技術分析用戶的閱讀喜好,內容進行自動的分發,也就是大家現在講的大數據推送,這個東西2012年底大家就開始摸索了。到今天來講我們覺得還是不夠,為什么呢?大家會被數據、標題黨吸引,導致了媒體應有的內容品質感和價值缺失?,今天偶然我是在探索大數據基礎上,如何讓有價值的信息得到該有傳播的熱度和分配。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和沖擊,這兩年來對傳統媒體,特別是地方的報業造成特別大的沖擊。基于此背景下,我們在去年年底開創出媒體融合的第三條路,作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發展,作為區域媒體戰略的推出,我們的思路是,傳統的地方報業在地方的內容生產和內容的經營上有特別豐富的經驗,為什么會面臨新媒體的沖擊?其實很大的原因,早期日子過得好,技術上的投入是比較弱的,今天沖擊下,優質人才的流失、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夠,導致新媒體競爭狀態下導致弱勢,我們非常尊重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能力和價值,我們希望能和傳統媒體進行合作。我們推出的合作思路,以城市為單位,把ZAKER的城市板塊完完全全地和傳統媒體進行戰略結合,這樣不需要自己開發APP,就能享受到在這個城市的用戶,他們得到的渠道和技術支撐。我們今年快馬加鞭在一、二線城市做了二十幾家的落地合作,相信在這樣的速度下,明年可以擴展得更快。
ZAKER作為一家技術公司主要還是在技術產品上端做投入,對于傳媒相關的探索,更多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渠道創新,一個是內容采編的創新。內容采編方面,我們通過系統、數據分析給我們的伙伴反饋社會的熱點,甚至我們會預測哪些文章會火,我們能提前半個小時感受到用戶未來半個小時的發展曲線,這樣的信息對于內容生產者的改觀是非常大的幫助,我們希望通過數據的角度改變內容生產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