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
當前,中日的經貿關系正處在關鍵時刻。兩國的經貿額已經連續四年走低,今年日本對華投資和出口總額更有可能突破兩位數的下降。這非常令人擔憂。
中日互信的減退是影響中日經貿下滑的重要原因
中日經貿關系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世界銀行已經前所未有地相繼兩次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雖然是預測,但也充分說明未來的世界經濟形勢可能會更糟。我認為,全球經濟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到來。從目前來看,美國經濟不僅復蘇緩慢,而且受總統大選和人口下降的影響,美國的儲備加息始終沒有進行。全球范圍內的失業率增加、貧富差距擴大、貨幣貶值、企業負債,種種因素都令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特別指出的是當前日益增強的保護主義,也會導致明年全球貿易仍然會在負增長的情況下徘徊。
我們更應該看到,近些年來中日互信的減退是影響中日經貿發展的重要原因。兩國互信度的降低大大影響了企業開展經貿活動的動力。以前,日本企業家在對華貿易上一貫是積極主動的,他們能看到中國的市場,但現在日本企業已經看不到中國市場了。受政治關系以及部分媒體輿論的影響,他們總認為中國經濟可能要崩潰,從而對中國市場喪失信心。這是阻礙中日經貿深入開展的關鍵原因之一。
日本政府當前必須要徹底改變右傾主義抬頭的趨勢。如果日本在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薩德問題上繼續與中國持挑戰態勢,日本企業對華的發展機遇將全部喪失。近幾年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都在進一步加大對華投資和貿易,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率先進入中國的日本反而落在了西方國家的后面,這是可悲的,也是需要日本后悔和反思的,但現在改正應該說還來得及。
改善中日經貿關系要走好三步棋
要想改善中日經貿關系的現狀,我認為雙方要走好以下三步棋。
第一步:當前,中日兩國的有識之士在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健康養老、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上已經建立了許多共識,中日兩國在這些領域具有優勢互補的特點,雙方合作能實現共贏。未來中國將是大市場,日益增長的中產階級對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充分利用中國的資金、市場使日本企業先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擴大,也是日本企業夢寐以求的。兩國應該進一步推動兩國企業在上述領域間的進一步合作。
第二步:中日經濟合作上,尤其是日本企業家要深入研究和抓住中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戰略。“十三五”期間,中國制定了諸如“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自貿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這些規劃和舉措將深刻改變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面貌,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這些戰略的實施,對于日本企業來說同樣是機遇。日本企業家應該引起重視。
第三步:中日經貿合作應積極開辟第三方市場。近年來,中國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大多都有新的合作項目,中日利用各自優勢在第三方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是對雙方都非常有利的事情。但遺憾的是,由于日本較為保守的思想,中日在第三方市場的合作目前還比較少。對此,我們應該引起重視。
在中日關系上,我們要把眼光放到亞洲或更大范圍來思考。應該說,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市場都在亞洲,更為重要的是亞洲的創新,包括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理念都已經在世界經濟中顯現出強大的活力。這也是美國、歐盟都把最大精力放在亞洲,認為亞洲是他們利益所在的根本原因之一。中日作為亞洲兩個最重要的國家和經濟體,應該放眼長遠,合作共贏。
期待“北京—東京論壇”為中日關系發揮更大作用
即將召開的第12屆“北京—東京論壇”是中日間為數不多、高端的、民間的和不可替代的對話平臺。對這個論壇我們要愛護它、支持它,并要好好利用它。應該說,兩京論壇在過去的11年里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認為,“北京—東京論壇”應該是中日有識之士們思想碰撞,能夠產生智慧火花和解決問題的地方。論壇參與者要充分宣揚雙方的利益之處,共同尋找中日矛盾的解決之道。
當前,從中日關系的大環境來說,“北京—東京論壇”正是發力之時,論壇及論壇的參與者們應該積極為中日關系以及中日經貿的發展建言獻策,從而在中日關系的良性發展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也是我一直期待和堅信的。(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