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國際經濟研究員魏倫·惠特利(Alan Wheatley)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網8月31日電 英國查塔姆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員魏倫·惠特利指出,尋求公平增長和負責任資本社會的杭州峰會,將賦予二十國領導人峰會一份迫在眉睫的使命感。這也契合即將于9月4日至9月5日在中國東部城市——杭州召開的G20峰會的主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來自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的首腦和央行行長將在杭州會面,并就經濟政策交流看法。
惠特利談道,他相信推動全球經濟新一輪繁榮的關鍵之一是要提高工人而非企業在全球收入中的分配份額。
他談道:“日本、德國和美國就是典型的例子。這些國家經濟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流向了公司,分給工人的遠遠不夠。因此,人們的購買力不足,投資需求也由此受到抑制。如果你是一個工廠主,在人們沒錢購買你生產的產品的情況下,你為什么還要再建一個新的工廠呢?”
惠特利認為,中國在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以服務和消費驅動經濟發展方面做得很出色。隨著第三產業的壯大,投資比例在下降,但是他認為中國在加快這一趨勢發展上還可以做得更好。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惠特利建議,中國政府應減少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增加社會福利方面的投資,如醫療,教育和社保方面的支出等。這樣,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才敢更多地消費,更少地儲蓄。
他肯定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投入的不懈努力,認為中國的目標是令人贊賞和受人歡迎的,但他希望看到更多實質性的舉動來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他不認為峰會在經濟政策方面出現較大的背離,因為G20是應對危機爆發最合適的選擇。同時,它已經向世人證明,在應對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等緊急事件方面G20論壇非常有幫助。盡管現在的經濟環境雖不致命但仍難以治愈。
他說,由于每個國家對不景氣的經濟增長的反映不同,G20峰會要想像2009年那樣達成一致的聲明難度很大。
對于英國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即將出席杭州峰會這件事,惠特利補充道,G20峰會對特蕾莎·梅首相和習近平主席來說可能是一個相互了解,并在積極的基礎上建立關系的絕佳機會,也是一個展現新任首相對中國立場的潛在平臺。
“盡管此次他們沒有機會舉行雙邊會談,但有機會在與英國媒體的見面會中聲明其作為英國首相對中國的立場。”
在針對中國的立場問題上,他希望特蕾莎·梅能比前任首相卡梅倫少一點熱情,稍微多一點謹慎。但他同時也補充道,梅是一個務實的人,她看得到與中國進行友好貿易和投資的重要性。當前,英國即將脫離歐盟,所以她對一切能確保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東西都是感興趣的。
譯者:張惠敏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