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之前,人民幣匯率問題又重新提上日程。
在中國經濟依舊依賴出口和投資帶動增長時,美方卻指控中國操縱貨幣,這在華盛頓已成為中美雙邊關注的焦點問題。在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之前,美國財政部官員給中國貼上了“貨幣操縱國”的標簽,其目的是要敦促中國展開“更廣泛的改革”(符合美國利益的經濟措施)。
中國已加大力度推進金融改革。然而,人民幣匯率改革并沒有效仿美國,而是在借鑒其它亞洲經濟體(如韓國)的匯率改革。
如今,中國不再依靠凈出口帶動經濟增長,因此,中國若通過“操縱”人民幣匯率刺激出口,這將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經過多年貿易順差和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流入之后,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2萬億美元。然而,美國與亞洲國家卻出現了長達幾十年的貿易逆差,先后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亞洲國家有日本、亞洲四小龍以及中國。美國貿易逆差從來不是雙邊貿易逆差,一直以來都具有地區性和多邊性。
一些評論家聲稱,人民幣貶值的原因在于,中國面臨資本外流的挑戰;然而這些評論家卻誤解了經濟周期性波動的趨勢。實際上,中國4月外匯儲備小幅上升,為連續第二個月回升。美國財政部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這讓人聯想到美國的選舉政治。
所以,人民幣當前的真實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2014年1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6.05。那時,美聯儲結束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并開始為加息做準備,由此導致了美元升值。2015年8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6.21,隨后人民幣貶值,匯率升至6.36.
然而,在三月下旬之后,人民幣開始升值。此外,春節過后,人民幣匯率與美元指數(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呈現出顯著的相關關系。
出現這種相關性并不令人感到驚訝。美元指數與人民幣指數的個別樣本貨幣相同,2015年12月,這些相同的樣本貨幣總權重約占人民幣指數的70%。盡管把人民幣匯率變動比作美國選舉,但如今,人民幣匯率走勢受一攬子貨幣控制,因此,中國單方面無法導致人民幣疲軟。
如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約6.57。中國舉辦G20峰會之后,人民幣將于10月初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籃子。因此,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這將對合中國十分有利。
2014年秋至2015年春,從美元指數走勢可以看出,美元強勁升值。2016年春,美元略微有所下跌。
2016年1月,美聯儲以“全球危機”為由,暫緩加息預期。2月下旬,G20峰會成員國一致同意不再過度依靠零利率政策支撐經濟增長。這兩項措施實施之后,各國經濟市場開始有了明顯的改善。
然而,在過去幾周時間內,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由此加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的波動性。然而,這一切都不是人民幣導致的,是美國不穩定的勞動市場加重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并引發了美聯儲反復無常的矛盾情緒。
美聯儲若是過早加息,這不僅會對美國國內經濟造成影響,還將對全球經濟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可見,人民幣并不是導致美聯儲加息的原因,然而卻淪為其“替罪羊”。
關于作者:
丹?施泰因博克(Dan Steinbock),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美國印中美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新加坡歐盟中心訪問學者。
(編譯:杜馨樂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