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全球經濟影響力舉足輕重,被譽為“全球經濟中獨一無二的重要經濟行業”。隨著近來房地產銷售回暖,建筑業也逐步復蘇,中國房地產市場逐漸恢復生機。然而,未售住房存量依舊居高不下,住房建筑業是否能持續復蘇,仍是未知數。
中國住房建筑業回暖,帶動2016年初跌入谷底的中國經濟全面增長,成為近來推動國際商品原材料價格以及商品出口國的貨幣等相關商品資產價格回升的重要引擎。
但是,我們認為建筑業回升時機尚未成熟,回暖恐怕只是曇花一現。盡管未售住房存量有所減少,但是存量依舊太高,亟需繼續減少。
不過一線城市購房需求穩定,購房限制相對嚴格,房地產開發商較為遵紀守法,因此,這些一線城市的住房供需情況保持相對緊張,未售住房存量也比較少。
但是,現在全國95%的房地產銷售市場都不在一線城市,所以從宏觀方面來看,一線大城市難以發揮作用,二三四線城市才是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主力。
在中小城市,開發商相對不受約束,購房需求較疲軟,因此未售住房存量也沒能大幅減少。事實上,盡管一些城市房價早在2015年初就已開始飆升,但三線城市的房價卻在最近才開始環比回升。
因此,盡管房地產短期回暖確實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并不會就此認為復蘇態勢會長久保持,除非哪天住房銷售實現長期健康增長,未售住房存量也大量減少。而且基于目前的城市化趨勢和投資動向,這種復蘇態勢也不太可能令中國房地產市場重返往日繁榮。
目前房地產的回暖帶來的總體推動作用促進了中國第一季度的GDP增長,而且至少會持續到第二季度初。不過我們認為房地產建設周期會再現下行趨勢,政府還需要繼續依靠基礎設施投資等其他引擎來實現其2016年6.5%-7%的遠大增長目標。
一旦房地產市場回暖態勢不再,全球工業金屬和礦產市場也許被一片失望籠罩。
關于作者:
高路易(Louis Kuijs),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經濟所主任。
(編譯:謝海芳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