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全球第六座迪士尼樂園。圖片來源:新華社
亞洲正在全球主題公園行業超越美國。東亞的焦點則是東京,香港和上海的三座迪士尼樂園。
2014年,全球十大主題公園游客數量增長率超過5%。這些主題公園(包括迪士尼樂園,梅林娛樂,環球主題公園在內)的游客量高達3.92億人次。二戰后,主題公園產業主要集中在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產業向發達經濟體擴展。去年,迪士尼公司收入上漲44億美元,第一次年收入超過500億美元。
到香港迪士尼樂園游玩的游客中,中國內地和香港本地的游客人數分別占總游客量的40%。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園僅有10年,可日均游客量卻僅有34000人,是所有迪士尼樂園中游客接待量最少的主題公園。
香港迪士尼樂園持續三年盈利,然而到2015年,由于內地游客數量銳減,香港迪士尼樂園虧損達2000萬美元。去香港迪士尼樂園游玩的內地游客越來越少,導致迪士尼樂園年收入下滑,再度虧損,酒店客房入住率降低。對香港迪士尼樂園來說,未來兩年充滿挑戰,也許還是至關重要的兩年。
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內地游客量可能持續下滑,與此同時,要想吸引東南亞(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游客則更加艱難。調查顯示,中國內地中產階級家庭中有三分之二想去上海迪士尼,17%的家庭計劃今年去那游玩。
因香港政府是其大股東,香港政府正幫助迪斯尼樂園擴建。香港迪士尼樂園處在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不進行投資擴建,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挑戰。相反,如果擴建失敗,最后則會虧損更多資金。
東京迪士尼樂園建于1983年,是在美國以外的第一個迪士尼樂園。去年,東京迪士尼游樂園游客量下降了110萬,游客總量僅3020萬。盡管去年夏天的酷熱天氣和周年慶活動造成了游客量下滑,但今年東京迪士尼樂園有望繼續吸引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參觀。為了給東京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海洋公園擴建籌資,東京迪士尼門票連續三年上調。
國家負債增加、日元匯率貶值,安倍經濟學反而刺激了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收益增長。東京迪士尼樂園游客數目一直保持穩定,原因在于受到提振日本國內消費和日元貶值的影響。但是,因貨幣戰爭導致日元貶值帶來的收益減少,日本首相安倍將于明年推進消費稅上調計劃。
在上海迪士尼樂園,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內地游客身上。兩大中國主題公園產業鏈——華僑城集團和海昌集團分別于2014年和2013年入圍全球十強主題公園運營企業。上海申迪集團是一家國有企業,擁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區57%的股份。2011年,該集團與迪士尼公司在浦東新區開始共同投資建造上海迪士尼度假區。
對迪士尼公司而言,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成為新興經濟體的首家大型主題公園。如今,主題公園和度假區是上海迪士尼樂園最重要的部分,約占總資產估價的30%,而國際上的主題公園和度假區僅占5%。
隨著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于今年六月開園,迪士尼國際主題公園2016年預計營收20億美元,到2020年后,收益預計翻倍至40億美元。然而,迪士尼樂園的價值還由就業、資產以及溢出效應決定。產業成功與否應以2017年的財政情況衡量,到那時,首次全年收益將會一目了然。不過,最初的回饋應該是鼓舞人心的。
最初,預計每年將會有近1000萬至2000萬游客游覽迪士尼度假區。單就規模而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占地面積是東京的兩倍,而比香港迪士尼樂園大三倍。因此,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需要全新的基礎設施和物流管理。對靠短途旅行掙錢的當地旅行社來說,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開放異常重要。同時,來上海旅游的境外游客數量可能會有所增加。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甚至還會激發房地產市場開發商和投資商的興趣。
現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整個亞洲、甚至全球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主題公園。人們期待這個主題公園在提升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上產生重要影響,從而在市場上獲得價格溢價的可能。
關于作者:丹?施泰因博克(Dan Steinbock),印中美研究所(美國)國際業務研究主管,上海國際研究所(中國)和歐盟中心(新加坡)訪問學者。
(譯者:杜馨樂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