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3月15日報道,中國日報3月15日推薦如下:
CPPCC concludes yearly gathering
【2016兩會】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閉幕
14日,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此次會議中,政協委員們提交了超過5375份提案,42%的提案均聚焦經濟發展。(閱讀全文)
Deputies make quality a priority
【2016兩會】代表委員更注重提案質量
今年1700名代表委員在提交議案之前,對熱點問題做了調研。他們對提案做了充分的準備,比起以往,更注重提案的質量而非數量。(閱讀全文)
Anti-graft campaign targets poverty relief
【2016兩會】曹建明:加強扶貧領域的反腐力度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近日接受《中國日報》報道時表示,我國將加大在扶貧領域的反腐力度,確保扶貧基金真正用于貧困地區扶貧,防止挪用、濫用資金。(閱讀全文)
Car -hailing companies' subsidies unfair competition, minister says
【2016兩會】楊傳堂:網絡約車補貼是不公平競爭
交通部部長楊傳堂在記者會上表示,網絡約車有關企業實施的補貼,是搶占市場份額的短期行為,一段時間內對傳統出租車行業形成了不公平的競爭,長期看也不利于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閱讀全文)
【2016兩會】“僵尸企業”需適應新變化
梧州船廠是典型的僵尸企業,存在產能過剩、業務虧損的問題,如今正面臨關閉重組。船廠的員工們如今必須應對變化,展望新未來。(閱讀全文)
Craftsmanship ethos takes root at Chinese firms
【2016兩會】讓“工匠精神”在中國企業中扎根
“工匠精神”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熱詞,引起了熱烈討論。中國游客去日本搶購馬桶等事件讓不少中國企業面上無光,這是中國制造商的恥辱。企業們應全力發揮工匠精神,打造一流品牌。(閱讀全文)
社論:西方國家橫加指責只會加劇矛盾
上周,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1次會議上聯合起來對中國人權狀況進行橫加指責。中國是法治國家,美國等西方國家借口人權問題公開指責,不僅僅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和司法主權,違背法治精神,同時也會加劇國家之間的矛盾。(閱讀全文)
West not the guardian of human rights
評論:西方國家不是人權的“監護人”
美國聯合另外11個國家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橫加指責,是近十年來,西方國家借口人權問題敵對中國最具挑釁性的行為。西方國家并不是人權的“監護人”,他們無視中國在保護人權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而其自身也存在諸多人權方面的問題。(閱讀全文)
Chinese bidders expected for nuclear project
中國企業或競標土耳其核電項目
土耳其計劃明年建設第三個核電廠,將馬上開展招標工作。據消息人士表示,有中國企業正在為此次競標做準備,計劃一舉拿下這個高達220億美元至250億美元的項目。(閱讀全文)
Fighting fit gyms brace for market
健身產業增長潛力巨大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熱衷于通過鍛煉來保持健康,健身尤其在白領中變得越來越流行,這為健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帶來無限潛力。(閱讀全文)
應材總裁迪克森專訪
美國芯片設備制造商應用材料公司總裁蓋瑞·迪克森(Gary Dickerson)近日接受了《中國日報》的專訪,他表示,中國的創新環境為半導體等行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應用材料公司將經歷過需求低估,但迪克森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