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存四大未解之謎 或將改寫歷史
3月2日,觀眾在首都博物館觀看展出的青銅器。當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441組件從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中發掘的珍貴文物與觀眾見面。展覽分“驚現侯國”“王侯威儀”“墓主身份”“保護共享”四個部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的考古發掘成果。漢代海昏侯墓葬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一萬多件。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南昌”得名與海昏侯有關?
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漢隸字體“南昌”二字的青銅豆型燈燈座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目前關于“南昌”的最早的實物資料。
據史料記載,南昌在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前195年)統治時期就已建成,但其名如何得來,至今仍沒有準確的判定。
楊軍介紹,海昏侯劉賀原來是昌邑王,封地在如今的山東省巨野縣一帶,后來隨著他稱帝27天后被廢,改封為海昏侯,封地就在今天南昌市新建縣一帶。
楊軍分析,墓里出土了許多“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樣的漆器,說明劉賀當時一直心系昌邑,渴望有一天重新做回昌邑王,因此很可能將從前待過的山東稱為“北昌邑”,將自己之后所處的江西鄱陽湖畔的都城稱為“南昌邑”。“南昌”或許由此得來。
出土玉劍的5號墓主人究竟是誰?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擁有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其中主體以主墓、侯夫人墓為核心,還包括7個附葬墓及門、闕等高級禮制性建筑。其中,劉賀墓正北方向的5號墓成為許多專家關注的焦點。墓主人究竟是誰,是男是女?
目前對該墓墓主身份判定觀點有二:一種認為是劉賀之子,因為該墓中出土了武器;另一種認為是劉賀的寵妾,因為其與主墓共用一個地面建筑。
據史料記載,漢宣帝將劉賀貶斥海昏國后,不到5年劉賀就在封地去世,終年33歲。而隨后兩位本應承襲爵位的劉賀的兩個兒子也相繼死去,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兇兆”,于是漢宣帝便下旨廢除了海昏國。直到10年后漢元帝即位,才又封劉賀的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
楊軍表示,5號墓出土的文物中包括一把玉劍,而在古代,武器通常是男性的象征,因此他推測,5號墓很有可能是屬于未能承襲侯位的劉賀之子。
目前,5號墓的主棺已被套箱提取,事實如何有待后續的實驗室考古給出答案。
海昏侯墓園位于南昌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約1000米的墎墩山上,自2011年開始發掘至2015年底,已出土金器、青銅器、玉器、陶瓷器、竹編、草編、紡織品和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近2萬件。
從為王稱帝,到被廢為平民,再到封侯,劉賀一生跌宕又短暫。而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