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員工在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作。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計劃與位于泰國羅永府的Demeter公司合資,在泰國打造300兆瓦太陽能組件工廠。羅永府位于泰國首都曼谷的東南部,距離約140公里。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
中國日報1月25日電 (記者 呂暢)增加的成本,美國與歐洲高企的反傾銷關稅,還有擴展海外市場的意圖,這些越來越明顯的因素驅使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沒有在國內市場投資,而將目的地轉至中國的鄰國——泰國。
雖然中國經濟增速緩慢,許多國內的太陽能公司還是紛紛赴泰投資。泰國政府的支持政策、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以及各種有利因素可以為這些公司提供發展機遇以及更多的出口機會。
而這些公司在中國國內所面臨的價格下降、產量過剩、成本上漲以及勞動力問題無助于公司的發展。
美國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稱,例如,在泰國一些大城市內,位于顯要位置的辦公室每平米只需要21美元,這比上海的價格(46.8美元)低得多。
美國反傾銷稅在過去幾年內發生了變化,這也使得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備感苦惱。美國商務部提高了對中國大陸產品所征收的稅,但對臺灣產品卻有所下降。
2014年末,所有在中國制造的太陽能產品必須繳納高達165%的美國進口稅,遠遠高于臺灣制造的產品所繳納的進口稅(27.55%)。
據中國機械和電子產品進出口商會稱,中國的出口產品價值因為所繳納的美國關稅而遭到貶值。去年產品貶值達3億美元,極大地縮減了200多個中國太陽能制造商獲得的利潤。
其中之一是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他是世界上第二大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自2011年起,因為產能過剩導致太陽能產品價格猛跌,保定的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沒有對外公布公司的盈利情況。
根據該公司前三季度的財務報告,資金拮據的太陽能巨頭正在進行債務重組,公司債務現在已經大幅度增至184億元(28億美元)。
太陽能電池板由硅電池組成,而這些硅電池組裝成一個電路。據美國科羅拉多研究公司INS在2012年稱,多晶硅和太陽能模組的價格分別同比下降了48%和44%。多晶硅由許多晶狀體的硅形成,主要用于晶片生產和太陽能電池組件。
英利為了能夠生存下來、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以及擴展已有的市場,在今年1月宣布與泰國當地Demeter公司合作,成立40:60合資企業,在泰國生產多晶硅的太陽能光伏電板。今年6月份起,企業將投入生產。所出售的產品將使用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作為品牌名。
英利對中國日報表示,合資企業將會在泰國羅永府打造300兆瓦太陽能組件工廠。羅永府位于泰國首都曼谷的東南部,距離約140公里。
英利還與中國通訊與電子巨頭華為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向泰國市場提供一系列的太陽能產品。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在光伏逆變器市場占有重要份額。
不過,英利不是第一個與泰國公司合資的國內公司。這一合資趨勢開始于去年。當時,英利的競爭者,如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及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就已經對外宣布了野心勃勃的擴展計劃。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光伏模塊制造商,位于江蘇省的常州。由于東南亞地區對于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上漲,它已經在新加坡設立了新加坡總部。
2015年3月,光合投資了1.6億美元在泰國建造工廠,旨在加強公司產品銷往國際市場的供應鏈。今年,工廠的建造開始動工。該工廠能夠生產提供700兆瓦電量的太陽能電池,每年能將生產500兆瓦的電池板。
泰國成為許多太陽能有限公司的海外首選之地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泰國生產的太陽能產品不會被美國以及歐洲課以重稅。
而且,泰國的投資環境穩定。比如,泰國政府在很多方面都支持太陽能產業的發展。
去年,泰國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支持國家太陽能產業的擴張。特別是,泰國政府允許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在居民大樓以及商業大樓的樓頂。
自2008年起,泰國就一直在實施可替換能源發展戰略,涉及到清潔能源的所有部門,包括大型的太陽能電站。
專家稱,這實際上預示著泰國國內太陽能市場的廣闊發展前景。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公司在泰國建造工廠的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還包括泰國對于進口能源的依賴性。自2008年來,太陽能的發展就停滯不前。泰國政府也承諾將會生產更多的清潔能源,以及通過建造大型太陽能場來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性。
泰國政府計劃在2021年前達到3000兆瓦的太陽能面板產量,為了實現從可再生能源生產20%的總電量的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泰國已經創造了有利的營商環境,包括實施收稅優惠、政府對于太陽能行業擴展的支持。
專家稱中國國內太陽能有限公司擴展市場至泰國不僅有助于這個公司避免美國征收的反傾銷稅,還能出口商品到歐洲。
英利太陽能有限公司的主席苗連生也同意這種觀點。他說:“在泰國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有助于公司在東南亞新興市場中變得更有競爭力。我們也希望在未來能夠提高公司的產能。”
專家稱,中國公司向海外擴展市場這一做法表明了他們堅信全球太陽能市場有可能會復蘇。
太陽能清潔和低碳能源研究所中心和北京市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陳杰則希望,緊密關注氣候變化的歐洲國家能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特別是可以在房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因此,歐洲對于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將會上漲,在泰國擁有企業的中國公司將承擔起出口產品的需求。
陳杰說:“但是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在擴展市場時要注意產能控制,我認為最關鍵的任務仍然是促進科技發展,而不是一股腦的生產產品。”
(編譯:陳秀榕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