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新加坡正值亞太地區面臨重大變革之際。其中一個重大變化就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當前的GDP增長低于7%,預計未來幾年的增長率將保持在在6?7%之間。亞太地區正在做出調整,以適應增速放緩的中國經濟。幾年來,東南亞和亞太地區其他國家都搭乘中國經濟增長的快車,實現了各自的經濟增長。在這方面,新加坡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典型例子。
新加坡是位列上海之后的世界第二繁忙的港口。它在中歐以及中國與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之間海上航線的一個重要戰略地位,同時也是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港口。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與歐洲、大洋洲和東南亞的貿易投資相系都對新加坡有積極的影響,并使它 成為中國海上貿易航線的要塞。
除了航運,新加坡還是東南亞地區最繁忙的金融中心之一。長期以來,它成為中國企業與全球的企業進行金融交易的中心。所有全球主要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新加坡均設有分支機構,它作為世界主要貨幣的交易中心,對中國貿易的發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金融媒介作用。
中國經濟放緩導致新加坡的海運和金融中間業務量的增長下滑。新加坡意識到中國經濟低速增長將對其造成長期影響,因此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對此,兩國領導人就此問題展開的討論具有重要意義。雙方的討論議題主要集中在這些方面:擴大中國與新加坡間自由貿易協定的范圍;借鑒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的模式,新加坡可能參與中國另一個簽約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新加坡希望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在服務業上的投資,并計劃在這一方面讓自貿區發揮更大的作用。
習近平此次訪問新加坡也正值區域貿易格局即將發生重大改變之際。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的談判已結束,雖然在立法上還存在一些障礙,尤其是還未獲得美國國會通過,但明年年底應該可以實施。除了中國以外,新加坡以及其他11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伙伴均是泛太平洋伙伴關系的成員。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一直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談判同時進行,其中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包括10個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以及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和新西蘭的代表。新加坡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中的一員。
作為東盟、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的成員國,新加坡是亞太地區主要區域體系的一部分。此時從中國提出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中,可以看出泛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是殊途同歸的貿易自由化過程。新加坡作為該地區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對現代貿易規則標準的制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習主席此次訪問新加坡和東南亞國家也正值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的緊張局勢升級之際。目前,雖然緊張的局勢還并未引發任何沖突,但還是令人擔憂。中新兩國都希望通過建立穩固的地區結構,保持東南亞地區的穩定。
鄰國間在政治上的緊張關系對一個正在遭受經濟增速放緩的地區來說不是件好事,可能會令那些想要來此投資的投資者望而卻步。
因此,區域穩定有望成為習近平此次出訪新加坡要討論的重要問題。
關于作者:
阿米坦都?帕里特博士(?Amitendu Palit)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中心訪問高級研究員兼合作與項目負責人。
(譯者:吳叢棲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