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房產訊 (記者白云蛟) 2015年10月27日,由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亞洲人居環境協會、福岡亞洲都市研究所、亞洲景觀設計學會聯合主辦的“2015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禮在日本福岡市隆重舉行。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主任深澤良信、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主席劉興達、福岡亞洲都市研究所會長橋田紘一、亞洲景觀設計學會名譽會長佐藤優、越南廣南省省委秘書長Nguyen Van Lua、韓國金浦市市長YOO Youngrok、韓國光州廣域市行政副市長MUN In、日本萩市副市長和田真教、越南駐福岡總領館總領事BUI QUOC THANH、中國駐福岡總領事館領事鄭維強、韓國駐福岡總領事館領事YOON Heechan等100多位來自日本、中國、韓國、越南、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出席了本年度頒獎盛典。
“亞洲都市景觀獎”評審委員會依據該獎項2015年的主題——“公共空間的可持續景觀營造”,從眾多申報城市或項目中,評定出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4個國家的9個城市或項目獲得“2015亞洲都市景觀獎”稱號。另有來自越南、斯里蘭卡2個城市或項目獲得了評委會鼓勵獎。
城市更新的可持續景觀改善
“城市演進的過程中,無論是新區建設、舊城改造、重振鄉村、老區復興等等城市更新問題,都在今天亞洲的每一個國家以相同的形式呈現著。也可以說,無論在哪個城市他們都曾經或正在面臨著幾乎是一樣的問題,只是時間或者問題大小稍有不同。但無論怎樣,在一座城市如今所面臨的問題,幾乎可以在城市演進的歷史中找到可借鑒與學習的經驗,這就是城市的發展與變遷的規律。它不分國別,不分地區,只有階段先后。當然前者出現的問題,在后來者發展的歷程中是有辦法避免或者降低影響的,這就要看是否能制定一套相對科學的、有前瞻性的、適合于本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將本完全貫徹與實施戰略發展構想或者規劃,而這其中可持續景觀營造是不能也不該被忽略的。”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主任深澤良信先生指出。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主席劉興達先生談到:“而對于當今的亞洲各國,由于發展階段的不同,城市更新所面臨的問題必然不盡相同。比如中國城市化的加速,新城建設、舊城更新、農村改造等等問題在同時上演著;在日本,老城復興幾乎成了其今天城市發展的主旋律。而中國城市目前所正在經歷的問題,是日本城市多年前已經完成的工作。但無論現在面臨的是哪一種城市更新形式,其所面臨的景觀改善問題是一致的,城市可持續景觀營造應該是貫穿于城市發展的全過程中的。因此,對于亞洲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項面臨巨大的挑戰是如何更好的汲取經驗,制定合理的中遠期可持續發展規劃,形成景觀法律或者法規,并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尤其是在今天中國的很多城市中?!?/p>
都市景觀是什么?
“亞洲都市景觀獎”評審委員會主任、九州大學副校長佐藤優先生在發言中指出,“都市景觀在一些國家中一直存在著某種學術上的爭議,或者說關于都市景觀理解上有些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畞喼薅际芯坝^獎’所評選涵蓋的內容,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都市景觀范圍,不僅包括綠化系統的營造、水系的梳理、公園的修葺、生態區及景區的保護、地標性建筑的建造、小區小品、燈光色彩、廣告標識,還包括了城市中構筑物、城市或區域色彩的形成與關系、城市中的活動,當然也包括城市的主體——人。應該說,該獎項是一個涉及到城市全領域的評選工作。由于各個國家或地區發展階段、發展方式、類型的不同,并不能簡單的橫向比較孰優孰劣,或依據個人、民族的喜好進行評定。每個國家的發展、法律、民俗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們需要站在亞洲的角度,在了解、理解當地文化、歷史、發展等特點的基礎上,評選出本年度的獲獎城市。今年作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景觀模式的探索者,從亞洲各國中脫穎而出的9個城市或項目就代表了各自國家、區域發展的典型。”